主席的話

乙巳年第七十六屆董事局主席
黃曉君女士致辭
「博愛」二字寓意人們彼此關愛,實現社會和諧,這亦是博愛醫院一直秉持的宗旨-「博施濟眾.慈善仁愛」。博愛醫院與市民同行邁向一百零六載,承蒙各界善長多年來的鼎力支持,已在全港各區設有一百二十三個服務單位,涵蓋中西醫療、牙科、長者、青少年、兒童及家庭,教育及基層住屋服務,每年受惠人次超過一百九十萬。
本人深感榮幸於今年接棒擔任新一屆主席,肩負著薪火相傳的使命,讓我在來年與全體董事局同寅攜手並肩,本著初心,承襲博愛醫院的精神及目標,盡力回應社會各項需求,展望服務將會繼續擴展,單位數目亦將增加,以惠及更廣大社群。以下是本人及本屆董事局同寅未來一年的工作重點和服務發展計劃:
微型博愛 延展服務網絡
• 政商社協作 打造全新社區客廳項目
在推進社會服務的路上,我們深明單靠一己之力難以彰顯最大的效益,「政、商、社」三方協作的力量,則創造出協同效應。其中在配合政府精準扶貧的政策方向,本院累積豐富的社會服務經驗,將擴展「微型博愛」的服務模式,希望為深水埗劏房戶打造舒適的共享生活空間。因此,本院現時正積極向政府申請營辦一所「社區客廳」,亦高興得到招商局答允贊助場地,並提供單位裝修及基本大型設備,令本院能為家庭提供支援,例如學童學習及日常生活設施等。本院將有駐場社工,期望及早了解家庭所需以適時提供幫助。
這將是博愛與招商局合作的第一步,殷切盼望在此奠下成功基礎,未來有更多社區協作項目,支援更廣大社群。
• 完善過渡性房屋社區服務 助基層家庭添幸福
「精準扶貧」包括支援住屋需要,綜合營運全港最大型的過渡性房屋—「博愛江夏圍村」的經驗,成功創造出居民關係緊密的「微型博愛」社區。這個服務模式亦套用在去年開始入伙、位於打鼓嶺的「博愛昇平村」,村內的服務大樓已投入服務,設有社企士多、社區餐廳、活動室、多用途戶外廣場等。
博愛其他服務已陸續進駐「博愛昇平村」,其中已投入服務的「慧妍雅集長者中心」,支援北區及鄉郊長者的身心靈健康,及協助他們了解社區資源及享受社區生活,期望過渡性房屋住戶及鄰近居民同樣享用到博愛專業而全面的服務。
繼「博愛昇平村」剛剛完成招募工作,「博愛江夏園村」亦將於二零二五年第二季度開展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家庭支援計劃,以協助基層家庭提升能力及持續改善生活,包括職業技能、改善就業前景、提供儲蓄計劃等,並將提供多元社區活動,加強家庭與社區的連結,擴大社交網絡,提升家庭幸福感。
• 申辦簡約公屋
特區政府近期積極建設「簡約公屋」,以盡快填補公營房屋供應不足的缺口。博愛綜合過渡性房屋及全面社會服務的經驗,正積極申辦簡約公屋,期望「微型博愛」的模式,能夠持續令不同社區居民提升生活質素。
• 與善長攜手 傳承善心 讓長者樂活晚年
博愛深信「樂活晚年」的重要,讓長者們都可以走進不一樣的退休生活。「博愛醫院屯門藍地長者護理及護養安老院舍項目」預計於二零二七年三月正式投入運作,屆時將成為全港最大的安老院舍項目。為了確保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博愛醫院很高興得到恒基兆業地產及李兆基基金的支持,目前正籌備「藍地項目慈善基金」的相關工作,預計「藍地項目慈善基金」將於今年年中正式成立及正名,以傳承的理念,將善心延續。
回應需求 擴展醫療服務點
• 積極拓展中醫、牙科、基層醫療 增加服務網覆蓋
關顧社會所需正正是博愛的使命,當中,醫療服務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隨著中醫需求日增,服務使用者越見年輕化,中西醫協作治療亦持續發展。感謝博愛永遠顧問陳首銘博士, MH答允捐助命名沙田區兩所中醫診所,中醫服務單位已增至五十個,覆蓋超過二百個服務點。本院將在新一年繼續拓展服務地點數目,並強化流動醫療車團隊,感謝林寶堅尼車主會捐助一部中醫醫療車及一部中醫外展車,以及圓玄學院慷慨解囊,捐贈一部中醫流動醫療車,加強新界東及新界西兩個社區服務,以便利公共屋邨或偏遠鄉郊地區,尤其長者或行動不便的患者的服務。
本院自二零一零年起營運牙科服務,現設有三間牙科診所及兩隊外展隊。有見新落成社區對各項社會服務需求殷切,本院計劃擴展牙科服務網絡,來年將在粉嶺位於百和路的新建屋苑,以及獲香港賽馬會贊助,將於二零二五年第二或第三季度,在元朗市開設「賽馬會博愛醫院基層健康牙科診所」。此外,本院獲林寶堅尼車主會捐贈一部牙科外展車,以提高服務的流動性和可達性。
為減輕公營醫院壓力,博愛積極透過「元朗地區康健中心」及「藥健同心博愛醫院社區藥房」,全力響應推動地區健康生活,助市民做好健康管理,同時支援慢性疾病管理,促進持續而全面的基層醫療服務,期望未來會繼續加強兩方面的工作,包括積極探討增加服務點的可行性,為市民提供更方便和便宜的基層醫療。
• 貢獻所長 進駐北部都會區
在行政長官於二零二四年《施政報告》提到「北部都會區」將成為宜居宜業宜遊、以創科產業為經濟引擎的都會區,建設與社會服務環環緊扣,作為植根元朗、「北部都會區」的一分子,我們亦率先前瞻規劃各項服務進駐新界北新市鎮,落實為當區市民提供到位服務。除了陸續拓展的中醫及牙科服務,亦正規劃其他新服務,包括教育或其他醫療服務,冀盼「微型博愛」的社區能繼續延展開去,貢獻所長。
擁抱夢想 助年青新一代 建正面人生
• 關顧青年精神健康 助學生全人發展
學生精神健康問題深受關注。本院教育服務部綜合多項研究,並已結連社區持份者及跨業界專家,未來先聚焦為觀塘區學生提供以「預防性」為本的介入和支援,包括精神健康急救培訓、心理韌性課程、中醫義診或健康諮詢評估服務、輔導支援服務及社區精神健康日。項目亦強調提升學生與家長、學校、長者、視障人士及社區人士的人際關係和連結,強化保護網。同時亦促進長幼共融、社區共融。
博愛教育著重學生全人發展,建立高尚品格及正面價值觀,為培育莘莘學子實踐出「博愛」精神,教育服務部將舉辦多元化活動,豐富學生閱歷。二零二四年首次舉辦「優秀中學生暑期工作體驗計劃」由屬校校長推薦校內傑出學生參與,讓學生於博愛醫院服務單位擔任實習生,獲取工作經驗,同時加強對博愛服務的歸屬感。
另外,往年舉辦之「聯校慈善步行籌款」及「踏出人生路」生涯規劃講座反應理想,未來繼續推進更多助學生發展的活動與計劃,並提升國民身分認同,促進文化承傳,以及持續發展STEAM教育,以培育未來創科人才。
• 青春有夢系列 連結各界支持青年 發掘潛能
學校與家庭,以至社區都是成就青少年個人健康成長的搖籃。博愛一直致力培育青年個人多元發展,建立正面人生觀,希望他們按自身興趣及專長,發掘適合自己的職志。
本著助青少年開拓眼界,我們將推出「青春有夢 勇敢唱、勇敢試、勇敢創」系列,不論青少年有志於表演、運動、創意創業,還是其他希望嘗試的新項目,博愛均會連結各界持份者及資源。來年將是「博愛好聲音」青少年歌唱比賽第十屆,好高興博愛為年青人築起一個追尋夢想的舞台。配合近年政府推廣「城市運動」項目,加強推廣運動培訓,以協助青少年發掘運動樂趣、鍛煉健康體魄及建立自信。期望來年同樣可繼續善用本院特色服務單位「博愛醫院元朗商會極限運動場」舉行培訓活動及比賽,發掘青少年的運動潛能,持續推廣「有型運動、健康人生」。
• 持續加強 社區支援網絡
博愛致力在各區建構社區網絡,希望及早識別,以提供適時支援。本院持續獲得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社區投資共享基金」撥款資助,在青衣區推行「友里Back UP 青衣島」,加強社區人士對認知障礙症患者及其家庭需要的認識,並建立社區互助網絡,以及在屯門區推展「再創耆織」計劃,建立的社、福、醫、校、商協助模式及居民互助網絡,有效支援社區腦退化症患者及其照顧者。來年繼續開拓資源推展支援家庭及照顧者的項目。
喚起善心 為慈善籌款注入新元素
隨著政府宣布撥款將會減少,博愛醫院的服務更需要努力爭取社會資源,制定可持續的籌募策略及籌劃各項籌款活動,包括全港大型運動籌款—博愛單車百萬行、博愛慈善跑、家傳戶曉的博愛歡樂傳萬家、以至博愛武林大會、博愛慈善高爾夫球賽、博愛月全港性籌款、博愛愛心傳萬家街坊年捐、博愛盃及慈善餐舞會等年度籌款盛事,希望籌得善款惠澤社會上有需要人士。
各項慈善募款活動極需要各界善長的鼎力支持及贊助,攜手喚起市民的關注及參與。來年同樣有賴善長與企業的協作和支持,博愛醫院並將推陳出新、為來年規劃的募款活動注入新元素和模式,在舉辦不同的慈善籌款活動,並透過多媒體渠道,令全城起動,並投入參與慈善活動。
結語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推動慈善工作,實在不容易;推進創新的惠民項目同樣要得各方支持。本人謹代表乙巳年董事局衷心感謝周駿達主席,讓本院創下不少新里程,增添了新的博愛故事。
我與同寅定必繼續用心,讓「博愛精神」薪火相傳,期望各位繼續給予我們支持和指導,以及各界善長的慷慨解囊。我們定必善用資源,讓我們適時推展新項目,及延展服務網,並持續提升服務質素,為社會上有需要人士作全面支援,為建設關愛香港作出更多貢獻。
最後,敬祝各位福有攸歸,身心康泰!
博愛醫院乙巳年董事局主席
黃曉君